关键字: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个泛指名词,包括灭菌、杀菌、消毒、抑菌、防霉、防腐等。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是杀菌和抑菌的统称。
基本内容
抗菌(anti-microbial):是一个泛指名词,包括杀菌、抑菌。
灭菌(sterilization):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微生物的孢子等生态形式都完全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的过程。
杀菌(microbiocide):指将待处理体系中的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杀死的过程。
消毒(disinfection):指破坏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过程,但消毒过程一般对微生物孢子无效,消毒不需要杀灭体系中所有的微生物,只要达到预定的要求,一般需要将体系中的致病和条件致病的微生物除去或使之丧失活性。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抑制待处理体系中微生物的活性,使之繁殖能力降低或抵制繁殖的过程。
防腐(antisepsis):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物品性能因微生物的破坏而下降的过程和技术。
相关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洗衣机的特殊要求》。同期发布的还有空气净化器、冰箱、空调的除菌标准,以及家电用抗菌材料的除菌标准,上述标准均于2011年9月15日起同步实施。这些标准是2009年3月1日起实施的家电除菌标准通则——《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通则》的细化标准。这批标准的发布,表明我国家电除菌标准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新出台的洗衣机国家标准适用于器具上或使用说明书中明示具有抗菌除菌功能的、在家庭和类似场合使用的全自动电动洗衣机,但不包括普通型单、双桶洗衣机。标准规定具有除菌功能的电动洗衣机除菌率应不小于96%。此外,为了保证洗衣机除菌功能的长期稳定性,即洗衣机在整个使用周期中都应保持较高、有效的除菌率,该标准还对洗衣机除菌率的衰减度也作出了相应要求。标准要求,当波轮式或搅拌式洗衣机运行2000次,滚筒式洗衣机运行2300小时后,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进行检测,洗衣机的除菌率不得低于86%。
同时,该标准对除菌率的标志也进行了具体规定。要求具有除菌功能的电动洗衣机产品的标志、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简明易懂、准确无误、科学合理,不得带有误导消费者的明示与暗示。具有除菌功能的洗衣机必须标志的内容包括除菌功能的种类、达到的除菌率等技术指标;电动洗衣机除菌功能在使用寿命期内功能正常衰减及性能变化;电动洗衣机使用寿命内需要更换、清洗的部件;抗菌的部件或部位及作用等内容。《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抗菌、除菌、净化功能 空调器的特殊要求》着重对具有抗菌、除菌、室内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以下简称抗菌净化空调)的卫生要求、检验方法和标识做了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