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首场国美“美谈”在京举行 大咖齐聚畅谈人工智能

关键字:

国美人工智能
2017-02-15 15:57:21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2月14日,国美对外宣布,2017年开始正式启动“美谈”系列发布会活动。当日,首场“美谈”在北京大中电器中塔店举行,以“Hi,AI”为主题,聚焦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

2月14日,国美对外宣布,2017年开始正式启动“美谈”系列发布会活动。以“国美发布,传为美谈”为宗旨, 每期“美谈”将选定不同的话题任务,整合国美专业力量,以专业论坛等多样的形式在国美各门店向大众传递家电的前沿资讯,展示新潮产品,让科技和品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当日,首场“美谈”在北京大中电器中塔店举行,以“Hi,AI”为主题,聚焦时下大热的人工智能。国美电器高级副总裁郭军,国家广告研究院整合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豪,百度度秘副总经理葛行飞,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特邀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委会委员邬建安,商业观察家、亨通堂文化传播机构创办人陆新之,资深媒体人主持人、精英女性平台娇汇创始人 曹丽娇莅临现场,从不同角度畅谈人工智能的应用、影响、发展阻碍等等。


国美.jpg 

 

葛行飞:AI将进一步完善人机交互体验

 当前,AI是一个非常火热的话题,其虽然是科技界的潮流,却已经远远超越了科技界的范围,已经深入到整个产业界,甚至每个人的家庭生活中。作为一个潮流趋势,AI并不是新生技术,早在60年前就已经出现,并在当时被寄予了厚望,然而,因为种种现实原因的束缚遭遇了发展瓶颈,如今,得益于大数据互联网这些基础设施的进步,才使得该项技术重新焕发了活力。

 对于人工智能的落地化应用,葛行飞认为,通过对话式计算,它将进一步提升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可以说,2017年是对话式计算机的元年,未来会逐渐爆发,这将是一个全球性的发展趋势。

 郭军:人工智能或是未来家电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家电的下一个风口,从2015年开始,国美就已经在智能人工领域布局”,郭军说道。他认为,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在整个家电领域广泛应用,是因为家电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家电产品应用的广泛性,目前,因为智能标准的问题,智能产品增长速度并不快,一旦标准问题得到解决,智能产品就会成为整个家电行业的新拐点。

 郭总介绍说,国美推进家电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遵循“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以用户个性化感知和智能化生产场景为核心,以从传统家电到智能产品、从被动智能到主动智能、从智能产品到智能生态三个要素为基本点,最终实现智能生态布局。

 陆新之: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整个家电制造业正处于全面升级的关键期,人工智能作为全新的趋势,对整个产业的升级至关重要。不过,要想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尚有一大段路要走。陆新之表示,制造业想要将人工智能运用的更好,首先要解决如何让它与用户连接更紧密,在真正意义上符合消费者需求。目前,虽然相关企业对人工智能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并生产出了大量的贴有人工智能标签的产品,但是,从实际应用出发,这些产品的智能化仍流于表面,与用户需求脱节,不算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

 除了结合用户需求之外,陆新之强调,人工智能还应该建立统一的标准。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生厂商,如果仅停留在自己的标准世界或者自己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就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更加多样化、开放式的标准是人工智能应用落地的基础保障。

 曹丽娇:习惯与人工智能和平共处是人类面临的新挑战

 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让人们对智能化的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也让不少人产生可能被取代的担忧。提到人工智能应用,不少人都认为是机器人与人类的竞争,比如,阿尔法狗与人类的围棋比赛。人工智能真的会威胁人类吗?

 曹丽娇认为,与人工智能战斗竞争,这只是人类单方面的思考方式,人工智能的初衷是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不应被强加阴暗思维。人类应该拥抱人工智能,而不是一直怀着防备、敌对的心态。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学会了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以维持生态平衡,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到日常生活,人类还要学会与他们和平共处,以实现新的生态平衡。

 邬建安:人工智能让人类能够重新认识自己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成熟,在未来,人工智能必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邬建安认为,在与人工智能共存的过程中,人类想要占据主导地位,就要不断挖掘全新的存在价值。因为有了人工智能的存在,人类不得不重新开始思考自身的定位,这或许是人类重获“新生”的一个契机。

 作为第一期“美谈”论坛的召集人和主持人,国家广告研究院整合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豪最后总结道,“‘HI,AI’主题论坛的开启,代表着国美的一种期待,更希望传递给消费者价值的期待,不仅仅是产品层面的,更是生活方式层面的”,正如人工智能应用,诠释的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可能,让未来更加多姿多彩。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