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经历了去年的新零售元年,原本被唱衰的实体店又迎来了重生的春风。数据显示,目前的社会零售总额约为30万亿GMV(毛交易额),其中线上所占比例不足15%,线下仍有超过25万亿的GMV。因此,对于线下这25万亿的GMV,品牌商之间的争夺赛将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而这场比赛的关键,就在于流量。
线上流量红利见底
对于风生水起的电商来说,人们看到的只是它表面风光的一面,但实际上电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根据京东2016年的年报,其当年底新获客成本为119元,同比提高了近50%;同时,阿里巴巴2016年的财报也显示,其线上买家数量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通过这些电商巨头,我们不难看出,电商行业正在逐渐接近它的天花板,获客成本持续升高,线上流量红利就快见底。
所以去年不仅有阿里、腾讯、京东投身新零售项目,试水新物种,也有很多其他成功的线上品牌相继设立实体门店,将新的流量获取渠道向线下转移。原本因为互联网高歌猛进的发展而被掩盖价值的线下市场,又由于流量而开始被重新发掘。
实体店最大痛点:效率
对于线下实体店来说,效率是最大的困扰。
传统实体零售受限于数据缺失以及环节数据集成度低,在做出经营决策时往往依靠经验判断,科学性不足。同时,推行的市场策略也仅能依靠最终的销售数据来进行评价,具有片面性,无法从效果中精准地找出问题所在,也难以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这就导致实体店在销售转化和管理上效率低下。
另外,传统的零售考核指标以销量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购物趋向已经从大众化逐渐转变为个性化,追求包括时间、金钱和精力三者在内的“新性价比”,在购买产品之外,人们需要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是按照传统零售策略,往往是以企业为中心,讲究“产品为王”或“渠道为王”。目标是如何将产品推销给消费者,而并非如何把好的产品精准地推销给消费者。这种相对粗放的零售策略,在面对消费信息全透明、消费者搜索阻力小、消费门店多的情况下,根本不占任何优势。
虽然实体店经营投入成本高、工作量大,但如果没有能够切中关键点,则只能事倍功半,难以对最终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
流量之重,全方位关注顾客
线下与线上相比,其实是“自带流量”的。但由于线下无法获得顾客的数据,所以难以进行“流量经营”。在新零售概念被提出之后,品牌商对“人、货、场”的重构认知更进一步,数据的需求开始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延伸,从经营数据向用户数据延伸。从以企业为驱动,转变为以顾客为驱动。
由深圳市奥维云网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LinkShop,正是为了解决“获取顾客数据”这一难题。
以前,实体店基本只能获得最终的销售数据,从顾客进店到成交,中间有一大块的数据空白。LinkShop可以帮助门店从客流量、顾客属性、产品陈列等多个方面了解线下顾客属性。
顾客在何时进店、在门店停留多久、在哪个产品货架前停留、顾客的年龄和性别,以及顾客是否为重复进店等,LinkShop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后台,将数据呈现给经营者,以此来了解自己顾客的行为习惯及偏好。
那么经营者面对的将不再是未知的顾客,而是一个个数据化的顾客。通过分析顾客自身属性和其在门店的购物行为,寻找规律,并且挖掘数据背后的指导价值。
解读比数据本身更重要
对于经营和决策来说,真实可靠的数据是基础,基础之上,则是对数据的解读运用能力。LinkShop通过人脸识别采集客流数据,然后运用奥维云网的数据后台,提供综合的数据多维度分析,便于经营者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方案。为实体门店的经营决策起到智能参谋的作用,是LinkShop产品的目的所在。
通过客流的规律,合理安排经营时间和人员;通过顾客群体的属性差异和偏好差异,匹配合适的导购员,调整产品陈列争取最大坪效;通过判断顾客的身份(是否为重复进店),及时调整销售话术;在聚合消费者属性和门店属性之后,经营者甚至能找到门店或区域之间的差异化特征,不做全国策略一刀切,而是去迎合个性化的需求等等。
这些决策及判断,都是由客流数据带来的经营价值。将线下大数据转化为可见的行动力,才能真正提高零售的系统的效率。
2018年1月18日,深圳奥维继LinkShop App之后,推出LinkShop PC版,并且已经与部分一线家电品牌达成合作,陆续在全国各地的代表性门店投入使用。未来,LinkShop将持续关注零售顾客大数据,不断完善并开发更为丰富的数据功能,深度开发数据服务应用领域,为更多的零售商提供消费者数据采集通道,实现顾客数据化、门店数据化、决策数据化,做实体门店零售的智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