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购行情

流感来势汹汹,5招教你正确防护!

关键字:

2018-01-18 12:04:34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冬季天气干燥,室内通风不勤,加之温度过低,人们运动量普遍下降,出行在外不管是车站还是咖啡厅,室内环境的人口密度都增大了不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高,人体抵抗力也相应变差,所以每个冬季往往成为流感病毒肆虐的季节。

冬季天气干燥,室内通风不勤,加之温度过低,人们运动量普遍下降,出行在外不管是车站还是咖啡厅,室内环境的人口密度都增大了不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高,人体抵抗力也相应变差,所以每个冬季往往成为流感病毒肆虐的季节。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如何预防流感,让自己和家人在干燥的冬季里能够获得一些健康与安宁,以下五个小建议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1. 首先,从清洁自身做起,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除了饭前便后,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都要注意洗手,譬如:与病人或医院设施器械接触后;擤鼻涕、揉眼睛后;外出购物回家后,生活中接触任何脏东西都不能大意,在洗手前切勿触碰口鼻,才能保护好自己不受流感病毒的侵害。

2. 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户外是人类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一种原始觉醒,也是人类探索自然、超越自我的精神需求,在户外运动时,身体在保持热度的情况下与外界新鲜空气产生气体交换,而且户外运动也可以提升绿色环保意识。

3. 室内保持温湿度和空气洁净,对抵抗流感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家庭室内应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尽量保持温暖,适当打开暖气,呆在暖气房间里时,也要适度加湿,保持室内湿度40%~60%为宜。

可是当室外空气质量差不能开窗通风的时候,如何保持空气洁净?并且人体对干燥的感觉往往较差,感觉到干燥时身体已经缺水,应该如何保持室内相对恒定的湿度呢?这就需要你继续往下看第4条建议了!

4. 选择一台好的空气净化器和一台好的加湿器。

先来谈谈空气净化器的选择吧,现在的空气净化器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企业想要瓜分中国“空净市场”这块肥肉,导致了市面上很多空气净化器“不实用、没效果,甚至欺骗消费者”的现状,想要空气净化器买个安心,前期调研是一方面,花个几大千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加湿器市场更是混乱,很多人都以为加湿器就是应该“嗡嗡响、喷白雾、几百块”,但是这样的认知往往是错的,在健康湿度的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子是无法肉眼可见的,如果空气中水分子凝结过大,细菌则容易附着在上面,空气就会变得“又湿又脏”,对人体有很大危害。而且加湿器差价很大,好的往往也需要上千块,跟空气净化器相加,保持一个温暖湿润洁净的室内空气需要上万块,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笔大开销。

那么如果我告诉你有一台空气净化器,既可以加湿又可以净化,还自带除菌效果,你会不会心动呢?

没错,它就是三星“润· 除菌”加湿空气净化器!

作为一款主打“健康加湿”的空气净化器,三星“润· 除菌”加湿空气净化器集合了电解水除菌加湿、无水槽循环加湿、自然气化无雾加湿、可控可调的舒适加湿、高效净化雾霾甲醛及智能显示精致外观等6大创新技术,提供更符合人体健康的生活新方式。

它还设置了湿度自动调节、湿度独立调节按钮等功能,让你轻松保持室内舒适湿度。三星“润· 除菌”加湿空气净化器的自然气化加湿功能,生成肉眼不可见的0.2~0.3nm小分子水,使细菌无法附着并且不再仅对加湿器周围进行加湿,实现真正的“健康加湿”!

而创新的底部无水槽加湿设计,不仅不会产生污垢和细菌,更能以内部循环加湿的方式,更好的降低滤网清洗的频率,只需6个月清洗一次滤网即可,大大减轻了滤网每周清洗的负担。

作为一台在CADR值、CCM值、能效等级、噪音值四项标准均达到新国标要求的专业空气净化器,它也能够完全应对秋冬季雾霾问题。

最重要的是不需要花两份钱!一台好机器,两个专业效果。

并且京东上现在还在打折!买三星“润· 除菌”加湿空气净化器,送2698元净化器再返500元红包!马上就过年了,买一台,收两台,一台自己用,一台送朋友,真是不能再划算了!

【京东直达购买链接】:https://item.jd.com/5459449.html

5. 如果以上四个建议你都不打算考虑的话,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建议了:

去舒适的无菌区……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原”色、“真”声 华为智慧屏X65才是私人影院的正确打开方式(2 条评论)2020-04-08 21:34:06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