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冰箱,一路走来有多少精彩值得怀念

关键字:

冰箱
2018-01-24 13:08:15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炎热的季节,一瓶冰镇的饮料清凉解暑。但是,在以前没有冰箱的时候,人们怎么消暑降温、保鲜食物呢?其实和任何一件家用电器一样,冰箱的普及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冰箱的发展史。

冰箱,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家用电器,如今几乎家家都会摆上一台。而想象一下,在遥远的过去,想要在夏季里尝到冰冻的水果或者食物真是一种奢望。冰箱,一个从奢侈的代名词到每个家庭都能拥有的寻常物件,它一路走来,有多少精彩值得我们怀念。

炎热的季节,一瓶冰镇的饮料清凉解暑。但是,在以前没有冰箱的时候,人们怎么消暑降温、保鲜食物呢?其实和任何一件家用电器一样,冰箱的普及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冰箱的发展史。


12.jpg


冰箱,是一种保持恒定低温的制冷设备,也是一种能够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温冷态的民用产品。由古时候的“冰鉴”发展而来,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物,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1910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1925年瑞典的一家公司开发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全封闭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热方式的空气冷却连续扩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场,中国,则是从50年代开始生产电冰箱。

17世纪中期,“冰箱”这个名词才进入了美国语言,但冰仅仅只是开始影响美国普通市民的饮食。冰的买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并被用在旅馆、酒馆、医院以及被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于肉、鱼和黄油的保鲜。内战(1861-1865)之后,冰被用于冷藏货车,同时也进入了民用,甚至在1880年前,半数在纽约、费城和巴尔的摩销售的冰,三分之一在波士顿和芝加哥销售的冰进入家庭使用,因为一种新的家庭设备——冰箱,即现代冰箱的前身,被发明了。

制造一台有效率的冰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19世纪早期,关于对冷藏科学至关重要的物理知识的认识还很浅陋,认为最好的冰箱应该防止冰的融化这样一个普通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正是冰的融化起了制冷作用。直到接近19世纪末,发明家们才成功找到有效率的冰箱所需的精确的隔热和循环的精确平衡。

早期人们用冰来保鲜食物

最早的冰箱雏形——“冰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虽然它是使用冰块来实现冷藏功能的,但是其作用与当今的冰箱是没有区别的。

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电冰箱

后来,冰箱开始慢慢进入到千家万户,外形越来越美观,从两门到三门,再到四门甚至多门,容量也不断增加,满足人们大存储空间的需求。变频压缩机也被广泛应用,制冷能力强,能耗控制低,变温室的加入让冰箱不再局限于仅有冷藏和冷冻,使用更为灵活自如。

现代朝着健康和智能方向发展

近几年,随着智能家电的大势所趋,冰箱也走上了智能化的道路,比如“门中门”冰箱、物联网概念的交互式冰箱等。智能冰箱实现了一系列厨房娱乐功能,在做饭时可以一边料理一边追剧,给用户带来别样的烹饪乐趣,让冰箱不只是冰箱,让它有了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1、“门中门”冰箱:无论何时,保鲜仍然是冰箱的重点,毕竟冰箱就是用来存储食材的。即使面对智能化发展趋势,众多厂商也还是要积极研发保鲜技术,比如采用水分子团簇电离分解保湿技术、电量放电离子除菌技术、介质阻挡放电净化技术,同时解决了保湿、除菌、净化三项难题。不仅使果蔬存储期延长,同时还可以对冰箱内部进行全面杀菌除异味,使食物存储更加安全、健康。

2、互联网冰箱:冰箱配备高清显示屏,支持多指触控,实现人机交互,支持触控交互,人感交互,语音交互;打造丰富影视资源,让烹饪、追剧两不误;食材智能化管理,语音录入食材,新鲜度自动排序,新鲜随时掌控,食材过期自动提醒;生鲜广场,精选海量优质产品,在厨房里也能逛超市,一键下单送到家;在线实时更新菜谱,让你分分钟秒变大厨;手机APP连接,远程协同,智能操控,随时查看冰箱状态。

冰箱一路走来,功能越来越丰富,性能越来越强劲,操作越来越便捷。冰箱发展到今天,早已一改传统白色的机身,外壳的多彩化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不同的颜色也可以搭配不同的家居风格,更易融入整体家居中。同时,针对80/90后的新生代消费群体,冰箱还要彰显个性与活力。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冰箱也在朝着健康和智能的方向发展。首先,健康、保鲜已经成了冰箱最基本的功能,如何更新鲜更持久的储存食物仍是众多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智能化,为的是让冰箱更好用,使用过程中更为简单和便捷。相信将来,冰箱一定会有更先进,更智能的技术加入,为大家带来更为优质、舒适的家居生活!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原”色、“真”声 华为智慧屏X65才是私人影院的正确打开方式(2 条评论)2020-04-08 21:34:06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