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以“C位好产品·用心好品质”为主题的“2018中国家电行业年度峰会暨‘好产品’发布盛典”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四研究所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河公司”)总经理于珉接受了环球家电网记者采访,就企业“军转民”经营、空净市场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四研究所北京航天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于珉
“军转民”的本质:尖端科技成果造福于民
北京航天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隶属于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是典型的“军转民”企业。对于这样的一个标签,于珉认为,这不仅仅是在表现企业性质,更强调的是企业担当。他认为,“军转民”的本质就是将军工科技转化成民用商品,让尖端科技成果造福于民。“军转民”不是为了另辟一片新天地,而是将可以民用化的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让人民大众也可以享受到顶尖科技带来的舒适、便捷、健康,助力美好生活的到来。
于珉坦言,航天科技转化,既是在响应国家“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号召,也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健康持续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单一的区域市场和下游领域,并不足以支撑军工产业的整体发展,军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深度军民融合的道路。这一点国际上很多既服务于军又服务于民的大型生产企业都已经做出了示范。军工企业是军用技术的研发单位,掌握的“高精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市场,特别是在消费升级理念的驱动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品质化的产品,从而为技术过硬、性能优越的“军转民”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过,于珉也强调,作为航天科技转化民用产品的企业,航天河刚刚起步,无论是技术转化、市场推广还是企业管理,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未来会借鉴一些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让‘军转民’更有效率”。
专注技术是航天河的核心优势
军工企业进入民用领域,与诸多民用企业直接竞争不可避免,优势在哪里?于珉告诉记者,与民用企业相比,军工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技术储备,航天河的技术源自于航天科技,代表着时下最尖端的技术水平,最丰富的技术储备,站在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在产品研发创新上更具前瞻性。以空气净化器领域为例,受核心技术的影响,大部分空气净化器企业都选择了从单一技术入手,专注某一类应用,而航天河旗下的“宇焕”品牌,依托于深厚的航天技术支撑和军工级的产品质量,可以从更多层次入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领先、多元化的应用体验。
于珉并不避讳军工企业灵活性差的短板。他认为,企业属性决定,民用企业奉行利益至上,他们会根据市场反馈、消费潮流等即时调整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市场经营上更具灵活性,这是他们的竞争优势,但从长远角度来说,也是明显的技术短板,受限于资金、销售规模等因素,他们在技术研发上会选择性投入,而军工企业则不同,因为要满足军需,会进行大量的技术储备,技术研发会更加纯粹、专注,只要技术还有升级空间,就会持续投入,会更容易在细分市场占领尖端市场。
“我们的强项就是技术。”在未来的空气净化器市场拓展中,航天河会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于珉认为,目前,空气净化器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厂商之所以“靠天吃饭”,就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在空气质量好转后,不得不面临生存难题。事实上,空气净化器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为空气净化是一个综合过程,不仅仅是大众熟悉的PM2.5,还包括了二氧化碳、甲醛等隐患的处理,企业可以深挖这些需求,做综合性产品,但这需要雄厚的技术支撑,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分羹。“空气净化器市场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赚短期钱的企业会被大量清楚。”
于珉认为,打破空气净化器市场“靠天吃饭”的僵局,需要业内企业进行差异化创新,做出有自身特色的产品。2019年,航天河将与医疗、健康等多个对空气质量要求严苛的行业合作,打出商品特色。
获得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就是好产品
“好产品就是消费者认可的产品。”谈到对“好产品”的定义,于珉说道。他认为,获得消费者认可的“好产品”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成果,包括质量是否过关,体验感是否良好,价格是否亲民等。“军工技术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并获得广大消费者认可,不能光靠军标,还要考虑符合消费者需求,至于这个度要怎么把握,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于珉强调,为了让普通大众享受到航天科技带来的品质生活升级,航天河的产品不会定位高端,而是要定位在受众更广的中端市场。以“宇焕计测”和“宇焕家居”进行双品牌运营,依托航天及计量前沿科技,为消费者提供航天级智能家居产品,让航天科技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