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外卖党”,本人几乎已经将“饿了么”上公司和家附近的外卖点遍。外卖固然方便快捷,但却少了那么一分温馨和仪式感。直到上周末,哥们儿来我家打游戏,不知道因为何事大发感概,进门后先语重心长的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育:“三十岁的人了,也该多在家做做饭吃了,现在虽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想想以后有了……(此处省略一万字)”听完了这番说教洗礼,本人却也进一步认识到掌握烹饪技能的重要性。
真可谓无巧不成书,周一上班后发现编辑部的评测室里多了一套热敏炉,OMG,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意?既然天意使然,本人怎可逆天而为?于是乎自告奋勇的接过了这款产品的开箱体验任务。
本次开箱体验的主角名曰“TOKIT智能热敏炉”,“TOKIT”实际上是“To Kitchen”的缩写,从这一品牌名的直观寓意上就能看出,TOKIT系列厨电产品希望能通过最新智能技术手段“拯救”本人这样的年轻人,让我们重新燃起下厨和在家吃饭的乐趣。
外包装盒正面右上方的红点奖和IF大奖标示提前预示了这是一款在设计上能够让人足够放心的产品。
包装盒内的配件摆放也很机智,开箱第一眼就能看到“TOKIT”所倡导的“用温度,定义烹饪态度”Slogan。
而在见到热敏炉本体之前,优先看到的是产品说明书以及附赠的量勺套装,多彩的设计正符合其年轻时尚的品牌定位,当然也比较讨我等年轻人的喜爱。
热敏炉本体通体黑色设计,颇具科技感。
热敏炉上方是一个圆形镜面炉,控温区位于中央,热敏炉的发热功能就要靠这个区域完成啦。
值得一提的是炉子周围设计有可拆卸的防滑胶圈,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防止放在热敏炉上的锅具在烹饪时出现滑动的情况,以免发生开水外溅,烫伤烹饪或是就餐人员的意外发生。
在下方的操控区域,硕大的黑色旋钮承担着重要的操控责任,包括开关机器,调整火候大小等等,无论按压还是旋转,手感都挺好。
旋钮左侧,“TOKIT”logo正下方设有三个按钮,基本可以涵盖热敏炉的主要功能,即便是家中玩不转智能手机的老人使用也不存在上手的难度。
其中,“称重”功能算是“TOKIT智能热敏炉”的一大特色功能,该功能虽然并不复杂,但却很实用,与实际烹饪结合的很紧密。不过其最大承重为20公斤,想要恶作剧的朋友还是尽早收起那些邪恶的想法为妙。
更贴心的是“称重”功能上的小细节设计——重量单位的选择,共有g、kg、斤、两、OZ、lb等六种不同单位可供选择,上了年纪的人喜欢论斤到两,年轻人可能更习惯用g和kg,即便是家中来了外国友人露一手的时候同样手到擒来。
最左侧则是一块小型的OLED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火力水平以及当前所处的烹饪模式。
说到火力,“TOKIT智能热敏炉”居然有0-99个档[wesley1] 位可调,可谓是将精确做到极致了。同时,产品还默认匹配有五种最常用的基础烹饪模式,包括火锅、蒸煮、炒菜、煎炸及汤粥。当然,如果搭配“TOKIT APP”使用,则还会有更多细分模式可供选择使用。
这里又有一处细节设计值得点赞,那就是这些预设模式下都有对应的烹饪时长,例如火锅模式下的默认烹饪时长为两个小时,足够完完整整饱餐上一顿火锅大餐了,即使用户在饱餐之后就去客厅聊天看电视忘记关闭热敏炉也没关系,只要到达默认的烹饪时间,热敏炉便会自动关闭。如此一来既节约了能源,又杜绝了安全隐患,可谓一举两得。
开箱开到这里,本人已经跃跃欲试想要亲自启动电源实际操作一番了。作为烹饪初学者,火锅无疑是最简单最适合上手的关卡,准备好食材和辅料之后基本就可以开吃了。本人迫不及待的将手机中的“TOKIT APP”与热敏炉成功连接后,迅速选择“火锅模式”,然后放入适量水和底料,坐等开锅。
等待的过程中,本人顺带把“TOKIT APP”了解了一番,发现除了用来全方位操控热敏炉之外,“TOKIT APP”简直就是烹饪初学者的天堂,因为其中收录了大量简单易学的食谱,并且都配有视频制作的全过程,特别适合烹饪初期“照猫画虎”式的练习。
火力99“满血”状态下的“TOKIT智能热敏炉”并没有给本人太长研究APP的时间,锅内加入约1.5L水及底料的前提上,大约5分钟时间便开始有气泡冒出,再过约两分钟彻底沸腾,加热效果令人满意。
接下来便是甩开腮帮子大吃的过程了,吃相和食量不宜在此详述,但饱餐过后必须感叹科技的力量。它可以让一个烹饪基础几乎为0,想吃火锅只能去呷哺呷哺的人独立在家安安全全的吃上一顿火锅……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本人对这款“TOKIT智能热敏炉”的好感倍增。
当然,“TOKIT智能热敏炉”的优点不止于此,它拥有简约百搭的外观设计,简单易上手的操作模式,即便是烹饪后的清理善后工作也能变得很简单,因为只需要用抹布在镜面炉灶上擦拭几个来回就能让热敏炉恢复如新。此外,它在一些细节处的设计以及安全性上的保障都值得年轻一族买一个回家尝试一番,相信各位一定能够从此重燃在家烹饪和吃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