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说起韩国的家电企业,肯定是以LG电子和三星电子为代表。在很多家电从业人的记忆中,LG当年推出的具有左右时间功能的电视,有美丽盛唐花纹的冰箱和门中门结构的冰箱,拥有仿照手洗的“敲、搓、挤、揉、摇、解”等动作的妙手六重洗洗衣机,三星的曲面电视,蓝眸和“安心添”洗衣机等产品,在我国家电市场上都是有很高知名度的产品。LG电子和三星电子的家电产品可以说曾经是家电市场上的“颜值担当”,同时,其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功能和性能,但是最近几年,这两个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的份额不断萎缩,品牌的露出度也在减少,可以说LG和三星逐渐走向了沉寂。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与2014年相比,目前除三星电视还保留着较高的市场份额以外,LG的电视、LG和三星的冰洗等大家电产品的份额下滑严重(见图表)。
分析韩国家电的目前的状况,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其品牌份额下降。
第一、我国家电行业的崛起。
十年前,韩系家电还是国产家电追随的对象。在2008年期间,LG的盛唐花纹冰箱进入市场,在市场上形成一种彩色钢化玻璃冰箱面板的风潮。冰箱面板由原来的冷色调的白色喷漆,不锈钢灰色等颜色,逐渐向钢化玻璃发展,并变得鲜艳多彩。2014年单价15000元及以上对开门冰箱市场上,三星品牌的份额可以达到60%,成为各家电门店给高端客户推荐的产品,而当时国产品牌主销对开门冰箱价格很少能上升到10000元,可以说彼时韩国家电产品对中国家电的影响还是颇大。
但是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家电行业逐渐由“被引领”向“引领”发展,一线品牌纷纷强调自主研发、创新引领,从产品设计、功能卖点、使用体验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国产品牌开始自强,市场消费开始自信。
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产彩电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0%,国产冰箱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75%,国产洗衣机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5%。同时,国产的高端家电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热衷选择的产品,比如格力的空调,卡萨帝的冰洗产品,老板的厨房电器,在消费者心中都有着很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我们的高端家电产品已经达到了和外资品牌分庭抗礼的段位。
以彩电和洗衣机为例,原来的彩电行业,韩系和日系都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力的,无论是显示技术还是芯片等硬件上,以及与消费者互动的功能上,都有着说服消费者购买的有力原因,但是随着我国电视的发展,海信,创维,TCL等,在电视产品上已经成为电视行业的中坚力量。原来的LG和三星的洗衣机都有着较大的洗涤容量,当时国产洗衣机洗涤容量还是6~7公斤时,韩国的洗衣机已经做到了10和12公斤,但是现在我国的海尔,小天鹅,海信,TCL等洗衣机产品的洗涤容量也上升到10公斤的容量段,并且依托自清洁、分类洗等新兴需求而率先展开技术创新,让消费者逐渐更加青睐于能够把握消费需求的国产家电,韩系家电逐渐远离消费者的信任。
第二、中国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
90年代初,我国的消费者普遍喜欢选购“洋品牌”,无论该产品的生产厂地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消费者视外国品牌为高端、优质的代名词。当时的中国消费者比较热衷购买外资品牌的家电产品,韩国的LG,三星,日本的夏普、索尼、日立、东芝,松下,德国的西门子,博世。如果说原来的外资家电在外观设计,功能卖点,显示技术等方面相对于中国家电有着明显优势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家电产业的发展,现在这种优势逐渐在消失,消费者对国内家电的认同越来越高。
曾经有过调研数据,我国消费者购买外资家电品牌的意向正在逐渐下降,为了“更有面子而购买外国家电品牌”的情况现在已经很少,我国的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和自信。在我国家电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或者是同外资家电在外观、性能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的基础上,我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本土品牌。
第三、韩国品牌对家电产品的投入收缩。
营销费用的投入,对家电产品的销售情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北京的很多消费者应该还有印象,在长安街两侧的公交站牌曾经是LG和三星家电推广的阵地,但是,现在LG和三星都缩减了在家电产品上的费用投入。以目前LG和三星大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体量,很难为自身提供充足的营销费用,原来依靠手机等其他产品的影响力,家电产品可以借势,但现在的LG和三星手机在中国的销售已经失去原来的竞争力。曾经有家电行业的从业人员把三星家电产品在市场的下滑归结到其手机产品的销售不理想的原因上,手机产品不能继续给家电产品输血,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家电产品的费用投入,从而令其销售下滑。的确三星的NOTE手机、S系列手机在当时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消费者在选择大家电产品时会受到销售人员三星是强势品牌的影响,但是三星的机自NOTE7电池出现问题后,其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也一蹶不振。同时,我国手机品牌华为、OPPO、小米等快速崛起,逐渐扩大自身在手机市场的份额,三星手机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变的越来越小,市场调研机构CINNO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三星手机在国内的销售量不到300万台,市场份额只有1.5%。三星家电自身造血能力不强,又失去了手机的输血,没有强有力的投入,面对激烈竞争的中国家电市场,很难维持原来的市场份额。
最近一些网络信息显示,LG要出售其在长安街永安里附近的双子座大厦,三星则陆续关掉了在中国的生产工厂,可见,韩资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经营得很是艰难。其实,LG电子和三星电子也做出了一些人员和政策的调整,比如中国区总裁调换了多任,组织架构从支社调整到大区,但整体情况的改善并不明显,据悉最近将对负责三星中国区域的人员又进行了调整。在产品上,LG 和三星也在调整,比如LG推出了玺印系列产品,三星则推出双驱洗衣机,全温区冰箱等产品,但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只是“昙花一现”,就“石沉大海”,没有起到改变LG家电和三星家电尴尬现状的作用。通过上半年数据来看,LG和三星家电市场份额保持下滑态势,而国产品牌的反应速度,调节能力要胜过外资品牌,因此LG家电和三星家电未来面对的挑战和压力将更为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