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浅析:智能化是家电产业未来必然方向

关键字:

智能化家电
2014-01-01 00:00:00        作者:      来源:
核心提示:严格地来讲,中国家电行业的起步应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几年,尤其是空调等大家电的逐渐普及,应当说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的家电产品,与现在流行的智能化、物联网等概念相隔十万八千里,哪家企业能做出可以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产品诉求的产品,比如空调能制冷、洗衣机能洗衣服、电视机能看到CCTV,就可以大卖特卖了。如果在那个年代,能够有哪家企业提出跨界智能化的概念,那必定是具备轰动效应的。

严格地来讲,中国家电行业的起步应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几年,尤其是空调等大家电的逐渐普及,应当说是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囿于历史的局限性,当时的家电产品,与现在流行的智能化、物联网等概念相隔十万八千里,哪家企业能做出可以满足消费者最基本的产品诉求的产品,比如空调能制冷、洗衣机能洗衣服、电视机能看到CCTV,就可以大卖特卖了。如果在那个年代,能够有哪家企业提出跨界智能化的概念,那必定是具备轰动效应的。

正是遵循最基本的产品研发思路,从八十年代末到一直到1995年的前后,国产家电品牌与初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一起,挣够了亿万对产品不挑不捡的中国消 费者的钱。当时外资品牌还相对强势,国产品牌智能从农村包围城市,从边缘包围中心,花了较长的时间才逐步走到了国内家电舞台的中心。那大概是中国家电产品 的导入期,大量没有自主品牌的家电国货,在荒芜待开垦的广袤市场上,野蛮生长。

1995年前后一直到上世纪末期,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者进入,家电单品利润开始下降,一些企业不得不从此黯然退出。规模经济失效、丰厚利润不再、价格血战无果,许多企业逐渐退出家电历史的舞台,中国家电企业的成长便是以他们的出生与死亡为背景。此后,中国家电行业基本以每五年为一个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成形。

在新世纪头十年,家电行业真正迎来一个成熟市场应当有的竞争时期。先是动荡,再是整合。之所以讲是成熟市场,因为彼时的国产家电品 牌,已经可以跟外资品牌分庭抗礼,一来是继续享受着巨大的人口红利,二来则是一小部分品牌已经做到做强,为消费者所熟知,国货家电品牌化自此开始。

经历了将近十年的动荡与整合之后,行业日益规范成熟。既有品牌,也有产品。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与国内经济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吸取了前述几 十年的经验教训,有先见之明的空调企业开始思考,空调行业的下一个出口在哪,在经历了一些失败的摸索之后,他们找到了渠道的互联网化与产品的智能化。

志高的智能化探路始于1997年,从那之后,志高不断推出智能空调产品及设备,如自主开发的语音空调、智能除霜空调被纳入国家星火计划,“中央空调管道机器人”和“3核智能变频三超王空调”。此外,志高也是业内率先进入电商网络平台销售和自建网络商城的企业,还充分借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销售,同时用采用二维码实现即时化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2012年志高发布了全球首台变频云空调,云服务中心于同年正式投入使用。到了2013年,各主流品牌继志高之后,陆续推出了各种平台的智能空调产品及智能概念系统。

所以,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基因早就已经在默默生长。往小了说,这一跨界合作只是“按前人的图索自己的骥”;往大了说,这一跨界合作是中国家电行业发展路线 图中的一个标志性节点,从这一节点之后,家电行业的智能化开始为人所注意。但这一节点其实也是有较长的历史铺垫的,并不是突然就冒出来。而如果要期待家电 行业下一个革命智能化的动作,或许可以把目光锁定在像志高这样已经进行了多年智能化探路的企业上。

以管窥豹。如果说志高等中国空调企业在智能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基于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朴素理念,属于潜龙在渊的阶段。那么,当今空调智能化的概念和视野被极大突破,志高等空调企业已经在布局以智能互联网为核心的企业智慧生态运营体系。今天的志高云战略已经浮出水面,光芒四射,并且正在融入智慧地球这个大生态体系,见龙在田就在前面。

任何领域的历史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翻看家电行业的兴衰史,可以得出的结论很多,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谁能够在这一个路口被封锁之前,提前哪怕一步探索 到下一个出口的光明,谁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以每五年为一个发展周期的话,2015年已经近在眼前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对新的时期进行展望,那这一时 期应当成为创新期。家电企业,尤其是国产家电企业,不仅要与过去的野蛮生长划清界限、越走越远,而且需要在智能化的道路上继续思考,继续创新。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