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海信智能电视团队发生变动,智能功能设计团队——海视云公司CEO高雄勇被撤职。高雄勇于2008年进入海信,是一个互联网市场的老兵,此前在陈天桥手下做盛大盒子,加入海信之后负责的最明星的产品就是海信Vidaa电视。
在传统电视厂商中,海信在智能电视的发展上不可谓不上心,不仅自己开发操作系统、用户界面,而且还要做智能电视芯片,还和众多视频、游戏应用公司合作,但殊不知,隐患在不知不觉中埋下。
广结盟反而让海信没有朋友
海信与视频网站广结盟的做法,反而使其失去内容的竞争力。今年3月,海信与11家视频公司结盟,号称打造一体化的内容平台。这个看似非常牛X,因为视频是智能电视的头号应用,海信与几乎所有视频公司结盟,可以让用户接入最全的视频内容。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且不说植入这么多视频网站的内容,会让用户无所适从,违背了互联网简单就是美的精神。对于海信来说,和这么多视频网站结盟,“多”意味着“不深入”,无法和其中一到两家结成深度的合作关系,都是泛泛之交,也就无法进行深度创新。反观TCL和爱奇艺的深度合作,就更容易形成优势互补的深度创新。海信和11家视频网站的合作,反而让视频网站占了便宜,可以借助海信这个硬件厂商获得视频的入口。
一鲨(微信公众号:southsharker)认为,在智能电视的发展上,传统电视厂商要补足的东西还有很多。在硬件上,要真正的互联网化,就要引入用户的参与,不断迭代实现极致的产品体验;在应用上,要么自己去做,找到对应用的感觉,要么与1-2家互联网或者内容公司深度合作,优势互补。
对于海信来说,在硬件上还是传统的做法,虽然自己技术不弱,在开发上下游的技术,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引入用户的力量,更多的还是单方面的封闭式运作;在应用上,海信既不像乐视那样构建全生态的做法,也不像TCL那样深度合作的方式,虽然现在借助在传统电视上的领先实现了智能电视的市场份额延续,但未来能否持续很难说。
自残式打法让智能电视重蹈千元智能机覆辙
更重要的是,智能电视因为小米、乐视等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以及联想等IT企业的加入正在变得竞争激烈,海信等传统家电厂商正在自乱阵脚,千元智能机的悲剧正在重演。大家都知道千元智能机的案例,随着小米的杀入,传统手机厂商民怨沸腾,不惜自残(大幅降价)以遏制小米,从而使得手机价格急剧下跌,陷入价格战的红海中。
现在的智能电视也开始玩起自残式打法,大打价格战,搞起同质化竞争来。如果传统电视厂商眼中的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就是高配置低价格,那就太曲解互联网思维了。极致体验不仅仅指的是价格,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满足,让用户尖叫,要让用户做主,进而从互动中实现产品的优化迭代。对于海信来说,其董事长在2013年底曾经呼吁电视业不要陷入价格战,但是面对同行的价格战,海信也不得不加入。
此外,智能电视真的有前途吗?且不说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买个200多元的盒子,一样能实现智能电视的几乎所有功能,用户有必要换智能电视吗?对于海信来说,不妨先停下高速奔跑的脚步,先思考一下自己在智能电视上的策略,再做决策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