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电行业,创新主要分为三大块:商业模式创新,营销方式创新和产品功能创新。作为传统的产品设计制造生产的家电行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最为痛苦,营销方式的创新最受关注,而产品功能的创新最为根本。
乐视的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颠覆性的创新,它是站在互联网的角度,以跨界思维和用户体验驱动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在,虽然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了一些暂时性的困难,但不能否认商业模式创新在家电行业拥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营销方式的创新是当前最热的,无论是B2C,C2C还是O2O,核心的思路都是如何精准获取用户,快速推送企业信息,简化交易环节,加快交易进程,达到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用户活跃度,从而实现提高企业流量转化率的目标。但现在,营销创新除了电商平台的成熟催生了相关的业务模式外,其他如当前最火的O2O还没有能形成完整成熟的模式,市场的观望情绪浓厚,期待的心理大于进入的热情。
反观行业内,家电产品的功能创新在当前却明显急迫,几大主流厂商都开始了相关产品的布局。原因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大数据能力的提升,物联网技术和零配件市场的发育,推动了智能家电的前行,同时由于小米乐视成绩在前,以及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等等电子产品和运营方式的逐步成熟,消费者已经逐渐接受了智能家电的概念,触摸到了智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那一米阳光的耀眼光芒。在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所有人都不再怀疑智能家电的未来,它一定会在消费者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双重推动下哪怕缓慢但一定坚实的走向光明。而所有智能家电的基础都落在了传统家电的智能化变革上,唯有传统家电的智能创新才能有着辉煌未来。
回到产品功能创新,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怎么落实呢,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我们创新要关注的核心所在:1、产品本身不坏(体质),2、产品本身是否聪明(头脑),3、产品自身能否自我学习拥有智慧(“可成长”)。这三个问题做好了,产品就做好了,产品好了,商业模式和营销模式就都随之而来了。
第一:产品本身不坏。
我强调这个是因为在智能化之前,其实我们的产品有待提升的地方还很多,例如:是否环保(不以国家环保认证为准,从真正绿色环保角度考虑)、空调洗衣机噪声还挺大、榨汁机的渣汁分离度、烤箱的热力均匀度、洗衣机的防锈处理、油烟机的油污除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数据存储的容量和可靠性等等,和智能无关,和材料、结构、安全、卫生相关。这些东西的创新有赖于材料科学、基础物理科学,也有赖于我们对工艺、机械和制造的创新设计来提升。我把这个叫四肢发达。
第二:产品足够聪明。这点主要是指我们的家电产品在以往可能只需要完成某个单一的功能,而现在它还能带有一定的人工智能,在这点上,长虹的CHIQ空调为我们开启了人工智能的一扇大门,通过人脸识别来控制房间温度。产品本身的智能化是现阶段创新的关键。只有当空调能根据家庭人员状况自动调节温度,电视根据个人喜好调节频道和音量大小,洗衣机根据衣服类别自动选择洗涤流程,冰箱根据食品来提交采购清单时,说明我们的家电拥有了智能的基础,人和物的交互才有了动力。你不能想象你对牛喊一声弹琴,就会听到美妙的音乐,但当这头牛真的会奏乐时,你一定会试着去聆听。我把这个定义为头脑不简单。
第三:产品自身能否自我学习拥有智慧。这个问题其实是当前行业内喊得最响的。为什么,因为很多人都把联网当成智能,以为只要联网了,能收集用户数据了,就是智能家电了。我的观点是联网不等于智能家电,联网只是智能家电的一个数据通道。产品智能要先具有第二条特征(牛会奏乐了),物化的东西不具有思维,思维来自强大的后台,联网提供了基础,那就是机器学习有了交互通道,通过网络,产品能根据后台的强大逻辑和数据库提升自己的智商水平,例如,新进冰箱的食品是什么,智能冰箱可以根据条码或图片识别自动从后台经过大数据的分析运算后认知;牛奶什么时候过期,后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大多数用户的饮食习惯和地域特色甚至生产厂家的批次和出厂日期确定,如此,保质期算法的优化可以通过后台大数据的推荐进行调整。所以这里隐藏一个条件,那就是智能化的家电需要拥有强大的大数据后台系统和大数据处理能力,产品作为互联网终端或节点都能够在这个网络中和用户进行即时的交互,在交互的过程中,产品的智商在不断提高,这就是智能家电的核心。我把这个定义为信息共享,拥有智慧。
回到大数据,我们的家电创新我想就很清楚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了。
要解决第一个产品不坏的问题,现在最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关注国内外科技、创新、专利以及院校研究机构网站,实时提升自我的技术能力和设计思想。利用线下调研、线上社会化媒体聆听以及用户评价分享和用户搜索浏览等行为数据进行需求和创意输出,开发更具竞争力和用户价值的产品。
要解决第二个产品聪明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硬件+软件的模式,这是智能家电的核心模式。软硬件一体化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也必将带动一大批新的创业者进入。要解决第三个智慧的问题,需要有大企业或大资金提供真正的云后台,而我们的家电产品只是互联网上的一个终端或者一个节点。只有这个强大的云后台智慧了,我们的家电创新才能真正走向光明,大数据在云端的海量存储、快速计算、精准识别、精准推荐、算法更新等方面将为每一个互联网终端提供强大的支持。
说到这里,我想起1996年的美国科幻片《天煞:地球自卫反击战》中的那架月球背后巨大的母星,正是因为它的强大才有那些小外星战机的强大。
所以,从几个需求和发展方向来看,在大数据时代,以下几个技术点将是企业创新发力的关键点:云存储、分布式运算、视频播放与解码、手势识别、图片识别、智能语音、安全、LBS、芯片、电池、马达、传感器、无线通信标准、防水、温控、柔性屏幕、中文语义识别、数据深度挖掘、数据科学算法模型设计以及软件应用等等。
总结我对大数据时代的家电创新,撇开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的创新不谈,当前产品功能创新,我把它分为3个层次:
做好用的创新(核心价值,四肢发达,获取数据的源头)
做智能的创新(超越价值,头脑不简单,提供特别的功能,产生不一样的数据)
做未来的创新(未来价值,智慧化生存,大数据分析,新产品的创意和迭代)
在这个创新无极限的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做的就是开启我们的大脑,迎接技术的变革,创新我们的产品,家电行业一定能迎来一个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