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泛厨电行业Q1:平稳开局,转型创新成主基调

关键字:

厨电转型
2015-05-12 04:04:54        作者:       来源:艾肯家电网
核心提示:回顾2014年,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刺激政策空窗和楼市低迷等多重因素影响,已历经10年高速增长的厨电行业,也不可抗拒地进入了增速放缓、调整转型的“新常态”。步入2015年一季度,在经济环境、地产环境都未见好转的背景之下,业绩增长普遍乏力的态势进一步加剧。

细读数据我们也不难看到,为应对销售压力,各厨电企业主动加快了调整步伐:产品持续创新、渠道深化变革、组织架构优化、管理效率提升,以及互联网的转型,都成为了厨电行业维持平稳增长的内生动力所在。

泛厨电上市企业2015年1-3月份业绩报告

(2015一季报整理)

  若仅从财报上看,泛厨电行业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走势并不差,仅华帝、日出东方、伊立浦三家企业出现了业绩下滑。其中,华帝尚处于经营调整的阵痛期;日出东方主要受制于整个光热行业的增长乏力;以出口为导向的伊立浦则是受到了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除此之外,一线品牌老板、美的,依旧加速领跑行业,收入和利润均保持快速增长,龙头优势稳固;万和、万家乐两家燃气具企业,则继续保持平稳增速。以苏泊尔、九阳为代表的小家电企业,在新品类的逐步上量下,201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也相当稳健。

  但事实上,看似优良的财报数据,仅能代表行业中比较优质的一类企业,并不能深刻揭示出大量存在的中小厨电企业的真实生存环境。若放眼整个厨电行业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市场走势,则依然难言乐观。

  一组由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烟机、灶具和消毒柜的零售量分别同比下降了5.2%、6.2%和8.1%,传统厨电行业的低迷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上市的主流厨电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扩大、产品溢价能力的提升和消费者品牌认可程度的提高,必将进一步蚕食中小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随着洗牌的加剧、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二、三线厨电品牌的日子将如履薄冰、生存艰难,市场两极分化愈加严重。

宏观经济探底,收入增速放缓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降至7%,创6年新低。再结合此前公布的生产、消费以及投资的一系列数据,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尤其是,与厨电行业的景气度密切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也一直持续低迷,没有发生本质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3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182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9.8%,办公楼销售面积下降23.3%。

  因此,和去年同期的高增长相比,今年一季度在宏观经济探底、楼市持续下行等多重利空因素下,主流厨电企业的营收虽然并没有出现大的下滑,但增速放缓的迹象非常明显。

  比如,老板电器在去年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43.22%和49.54%,但今年一季度的这两项数据分别降至28.25%和39.09%;华帝的营收和净利增速也从去年第一季度的21.33%、36.13%降至今年的-18.94%、-20.71%;万和、万家乐在去年一季度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9.29%和51.73%,今年却降至5.64%和15.92%。

  相比之下,受楼市直接影响较少、伴随消费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的小家电行业需求在2015年第一季度反而有所恢复,竞争温和稳定。财报显示,九阳的营收、净利增速从去年一季度的-0.23%和-9.66%双双负增长,大幅回升至今年一季度的21.85%和15.98%;爱仕达的营收、净利增速则从去年一季度的-1.03%和6.67%,提升至今年的0.76%和98.23%;苏泊尔的收入和盈利也保持了小幅的持续增长。

泛厨电上市企业2014年度业绩报告

(2014年报整理)

新品集中放量,毛利率持续改善

  诚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告别高速增长时代的厨电行业不得不减速慢行。但与此同时,“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也为整个泛厨电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机遇。

  其中,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类智能化新品层出不穷。老板电器继2014年9月份推出ROKI智能烹饪系统后,又在今年3月份的中国家电博览会上,发布了侧吸式油烟机高端新品——巨幕5900;方太的全球首款水槽式洗碗机也于2015年3月份正式问世;美的则带来了可联通热水器的智能沐浴手环,在小家电领域也发布了鼎釜IH全智能电饭煲进军日本,甚至切入智慧家居领域,在2014年底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加速推进智能化步伐。

  除了智能化升级,向多元化转型也是提高利润增长点的有效方式。日出东方在2014年成立的净水业务子公司初见成效,预计一季度的净水器业务收入达3000万元左右,全年销售目标则维持在4-5亿元;A.O.史密斯则切入空气净化器领域,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一款名为KJ-750A速净重污型产品;万家乐则投资输配电行业,寻求新的增长空间;美大集成灶上马的橱柜新项目,在2014年的营收实现了254.33%的大幅增长。

  小家电企业在新品类拓展的表现上更为活跃。其中,苏泊尔走出厨房范围,在母公司SEB的技术支持下,一口气推出了空气净化器、吸尘器、挂烫机、电熨斗四类新品,正式进军环境家居电器领域;九阳的西式电器类的创新性产品如面条机、馒头机、空气炸锅等,在2014年大量涌现,并获得了68.47%的高增长,逐步摆脱了单一豆浆机产品占比过高的经营风险,助力九阳实现从“豆浆机”向“全品类料理小电”的品牌转型;爱仕达也在积极拓展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布了“BLUEWIN蓝窗系列”新品。

  产品结构的不断上移、成本的有效控制,再加上原材料价格的延续低位,使得不少厨电企业201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改善明显。其中,美的集团一季度毛利率为26.8%,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万和在一季度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1.76 个百分点;爱仕达一季度的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了5.69个百分点达到40.9%的较高水平。

  从2014年报及2015年一季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得益于毛利率的持续改善,包括美的、老板、万和、长青、美大、苏泊尔、爱仕达等在内的厨卫小家电企业,其净利增速均普遍快于营收增速。并且,据中怡康统计数据显示,在产品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虽说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在2015年1-3月份的累计零售量分别出现了-0.80%、-2.03%、-3.68%的同比下滑,但在零售额的表现上依然保持着小幅上扬的走势。

各厨电上市企业2014年的毛利率变化

(2014年报整理)

市场投入加大,费用率同步上升

  每年的一季度,为率先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开门红”,通常都是企业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的阶段。不仅要有足够好的产品引爆市场需求,更要有强大的促销资源和费用作后续支持。尤其是在今年行业增速放缓、竞争更趋激烈的压力下,持续不断的“提前投入、提前启动和提前引爆”,自然而然会带来期间费用率的同步上升。

  老板电器2015年一季度显示,预付款项比年初增加191.80%,主要是原材料及预付设备采购款增长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22.51%,主要原因为本期支付广告费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72.09%,主要原因为本期为“年产270万台厨房电器生产建设项目”基础建设投入增加所致。

  华帝也明确指出,公司在一季度进行产品能效结构调整,新产品研发与渠道拓展投入较大,直接造成了收入同比下滑,且利润下滑幅度快于收入。

  日出东方则为了加大净水器的营销力度,重金参与《我是歌手第三季》的广告合作;美大集成灶在2015年一季度的预付广告费、宣传费等款项也大幅增加了619.14%;伊立浦也表示,2015年一季度的管理费用为2660.2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1.48%,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工资及社保、研发费用、租金等费用增加。

电商表现依旧抢眼,渠道变革亟待深化

  回顾2014年,相对于线下市场的下滑和萎缩,高毛利的线上市场仍然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年报显示,老板电器2014年的电商销售同比增长70%以上,占总收入比重达22%;华帝2014年实现网购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27.65%;九阳2014年的电商业务增长57%,成为公司的重要业务渠道;爱仕达2014年的电商渠道收入规模达到了2亿元,在公司总收入中的占比约达9%。

  线上渠道的较高增速,虽然顺利延续到了2015年一季度,但在需求和大环境的双重拖累下,线上和线下市场“此长彼消”的博弈状态仍没有得到很好地缓解。如今,站在“互联网+”的风口,如何借助线上线下渠道的打通和对接,真正产生渠道内生性增长力,共同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和增长空间,成为了摆在厨电企业面前的最大挑战。

  2014年初,美的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启动自有的“美的官方”商城运营,将电商业务从单纯网上销售向面向用户交互方式的O2O平台升级;与此同时,截至2014年底,定位于零售、售后服务、送装服务和会员社区等功能“四位一体”的美的旗舰店总数已突破1900家,其中当年新增近1400家,在三四级市场已实现了超过70%的覆盖。

  老板电器的渠道改革从2014年6月份开始,在全国推行“千人合伙人”制度,实现了代理公司本部事业合伙人和三四级市场合伙人的激励分享,并重点深入三四级市场进行精细化经营,2014年新增了450家专卖店。

  华帝继续保持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的并举,2014年在苏宁、国美等KA渠道进店率达到65.25%,已建立标准专卖店2352家,并不断推进渠道下沉,通过减弱渠道商区域性垄断,限制经销商的横向扩张,倒逼其纵向发展,精耕细作深入三、四级市场。

  万家乐则正式启动了独立电商品牌“猫客”,定位于时尚、个性的80后、90后年轻消费群,并在线下建立首家5S家居体验店,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联动的O2O模式。

  九阳2014年也完成了1300家联合体验终端的建设,积极推动极致体验的落地,美食派送更是极大提高了消费者参与的活跃度。另外,公司“铁釜”电饭煲新品进行了线上线下全网联动的首发活动,也一度成为市场的关注热点。爱仕达2014年度则新增了100余家生活馆,通过线下的良好体验,促进线上的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不难发现,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从竞争导向向消费者导向积极转型,坚定以用户为中心、追求用户的极致体验和快速反应的渠道变革,正在厨电行业不断发酵。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