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都是低价惹的祸 你家电视是真4K吗?

关键字:

4K电视
2015-07-21 09:18:58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2015年彩电圈竞争之激烈,从各种“口水仗”就可窥见一斑。从“曲直说”到“销量说”、从“用户激活说”再到“真假4K说”,到处充斥着火药味、时刻迸发着火花。而就在“真假4K说”争论未果的情况下,近期,部分曲面电视疯狂降价,价格甚至低至6000元又引起业内一片哗然。

2015年彩电圈竞争之激烈,从各种“口水仗”就可窥见一斑。从“曲直说”到“销量说”、从“用户激活说”再到“真假4K说”,到处充斥着火药味、时刻迸发着火花。而就在“真假4K说”争论未果的情况下,近期,部分曲面电视疯狂降价,价格甚至低至6000元又引起业内一片哗然。

如果说市面上32吋-50吋的简配低功能彩电产品,作为成熟的彩电品类,售价在1000-4000元不等实属正常,那么,以曲面为代表的高品质彩电产品价格降至6000元,那确实令人生疑:说好的“高品质”彩电要便宜哭了!

高配低价 消费者质疑真的靠谱吗

家住北京的张女士最近想入手一台曲面电视,然而到卖场一看,发现不同品牌的曲面产品价格差得很多。以55吋产品为例,虽然国内彩电品牌的55吋曲面电视,均价在8000-10000元不等,但有些厂商的促销价已经打到6000元以下,而日韩品牌的同类产品价格基本都在万元以上。这不禁令张女士困惑:曲面电视作为高品质彩电产品品类,价格过低甚至与部分简配低功能产品不相上下,确实不太正常,但如果仅仅以价格来衡量产品的好坏,又担心自己花了“冤枉钱”。

对此,业内专家指出,46-55英寸是当下国内大众消费者比较青睐的电视尺寸,抛开互联网电视品牌的“低价策略”不谈,随着曲面技术的逐渐成熟,国内主流彩电品牌在这一尺寸段的产品,价格会有小幅下降。但如果是高配产品,价位短期内应该还会停留在万元左右,而对于价格已经跌至6000元左右的部分曲面电视,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谨慎选择。

QQ截图20150721091957.jpg

2015年,电视形态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中外主流彩电品牌在产品标配超高清显示的基础上,纷纷加强曲面、超轻薄、高色域等高品质彩电产品的布局。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曲面电视约有40余款在售,产品尺寸主要集中在55—78英寸之间。如采用纳米水晶幻色技术的三星SUHD TV 傲世超高清电视JS9800、JS9900系列;结合了量子点色域提升技术的海信ULED曲面电视XT910系列;搭载高色域曲面4K技术,集H.265解码、H.265专区和4K在线影院于一身的长虹曲面4K电视D8000系列等等。

4K标准将出 专家给消费者吃定心丸

另外,近期关于“真假4K说”的争议也令不少消费者深感不安。的确,无论是“价格战”也好,还是行内人“撕逼”也罢,误伤的永远是消费者。目前,有关4K电视的舆论争议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到底如何界定4K超高清电视。其二,国内标准缺失导致监管存在空白。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实际上关于4K超高清电视的界定,行业内现阶段并非无据可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国家数字音视频及多媒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权威机构,早在2013年12月就推出了《超高清显示认证技术规范》,并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备案。其中,对超高清电视显示性能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4K电视的水平和垂直清晰度均应达到2160电视线,即符合超高清电视认证标准。

而在近期召开的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数字电视标准符合性检测中心主任张素兵也表示,真正意义上的4K电视并非仅仅是前端采用了4K屏,它不是唯一的考评依据,还要考量产品是否支持10BT高色域4K解码,是否具备支持4K60P信号传输的HDMI2.0接口,是否具备灵敏便捷的操控方式等配套指标。此外,有关4K超高清电视的行业标准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公示、发布,将进一步提高4K电视准入门槛,更好地帮助消费者甄选4K产品。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