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
南京点触智能科技潘兴修:
智能家电这个领域现在非常热闹,一方面传统的家电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家电新品,另外像谷歌,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络平台型企业也接踵而至。还有像小米、360所谓的互联网企业也加入进来。但到底谁能胜出?其实我更看好传统企业。
智能家电推动整个行业产业价值提升,奥维数据显示,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市场容量将超过万亿。我们可以看到智能家电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本机智能化,也就是说不同品类根据自己的应用场景增加特定的智慧化功能。第二个阶段是信息化、网络化,在这个阶段家电需要连上网,需要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把数据采集出来并传输上去,存储起来,还要进行加工提取。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是互联互通,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家电已经智能化了,已经连上网了,那么它需要和相关的产业发生协同,相互融合。比如说冰箱,如果冰箱将来作为实物管理的一个中心,它就有可能和这个冷电的配送和社区的电商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现在智能手机非常普及,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到今年底预计也可以接近70%。但是冰箱、洗衣机、空调这样的白电智能化程度非常低,还不到10%。预计到2020年白电的智能化程度接近50%,也就是说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白电智能化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有巨大增长潜力。我们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手机、电视的智能化程度高,而白电智能化程度低呢?
这里我先讲两个不是电冰箱的产品,一个是美的尊享空调。这个空调卖的非常贵。但它的市场接受度非常高,超出了美的自己的预期。这款空调卖到现在大概是15万台,每一台的价格比平常的空调至少高了5000元。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它号称是互联网空调,有传统的家庭工作模式,还有远程工作模式。可以把云端的信息推送上来。首先在外观上就不一样,特别是面板,它有一个七寸的显示屏,是带触摸功能的、完整一体化的设计。在操作方式上完全同ipad一样的感觉。比如调温度,往上一滑温度调到哪,滑到哪。它还可以用语音控制,比如制热模式、制冷模式。加上这个机器的造型很好,在市场的接受度非常高,成为了一个明星产品。
我们再看看海尔卡萨帝的洗衣机,倾注三次,完成一次完美洗护。完成智能遥控,遍天涯为直尺,这个是海尔自己网站上的一个信息。这个卡萨帝的洗衣机,没有按键,没有选钮,整个面板上只有一个七寸的电容触摸显示终端,市场接受度也非常高,超出很多人的想象。这两个产品的显示面板都是我们做的,去年10月底上市,加了这么一个显示器,售价基本上加了至少三千元。
在这个产品上,触摸显示系统是一个弧形的,是我们的一个专利技术。讲这两个案子,其实是想给大家引出触摸显示的人机交互系统对智能家电的价值提升是很重要的。首先,它可以把类似apple、ipad的便捷操作方式和用户体验,转移到智能家电上,让智能家电变成一个智能终端,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它还可以实现便捷的信息交口和多种智能控制。有了这样一个交互系统,不仅让家电联上网,还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实现用户、设备、互联网三者之间的结合、融合,对价值的提升特别大。
大家电怎么把这个好东西融进去,怎么去一起融合帮助企业提升价值?我们的人机交互系统的作用不仅限于此。在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它特别像当时小米跟美的的融合,加19.9就可以让传统家电变成智能家电,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加了一个wify模式,把这个家电联上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但这其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仅仅能记录家电自己产生的数据。家居场景这个用户需求是没办法录入进去的。我们用家电其实需求最直接的来源还是人本身,所以这个家电售后服务有可能落地,但是其他的服务难以落地。数据就是一种相当于生产资料,数据量大价值就会大。
在传统基础上,认为在wifi模块的基础上再加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就可以把具体的家居场景下的需求落到网上去。比如空调,它需要进行过网的清洗,说明书上有这个指导步骤,假设把这个信息推送到手机上,通常它会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被忽略掉。但如果在空调一打开,上面显示有问题,需要清洗滤网,然后教你一步一步做,那么这种品质的保障就能得到提升。
我们想把空调打造成家庭的空气质量和健康管理中心。冰箱到底会成为什么呢?能不能成为食物和健康的管理中心?这其实需要所有业态的从业者一起努力,一起把我们的价值提升上来。刚刚谈到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大家电上非常重要,那么人机交互系统主要有哪些系统?有哪些观念技术?我们认为有三块。
一个是交互方式,现在最好的交互方式其实是电容触摸方式。因为apple、ipad,大家改变了操作习惯,有人甚至看电影的时候想切换频道跑到电视机前想这样去动,那未来是可能的,现在还有局限性。所以触摸显示是当下的人机交互最便利的方式。还有一个,未来语言控制会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这个技术也基本掌握了,所以交互方式是人机交互系统核心的一块技术。
第二块是微处理器信息处理和智能控制,我们的从业者在2013年做了大量的尝试。在2013年上海的中国家电博览会上,大量的家电产品上面都带着一个屏。但是我们到2015年的这个展会上再去看,很少一些带着屏。为什么呢?因为手机的寿命一般质保就是一个月,一年坏了没人去告诉,而大家电三年后怀了,五年后坏的都会回过头来找这个生产厂商,所以这个可靠性,整个设计,制造的理念和体系就不一样。不可以把手机,ipad上的方案直接挪到家电上来,两个要求是不一样的。还有,手机ipad追求轻、薄,家电是强电工作环境,特别像洗衣机,环境非常恶劣,应用安全,面板又厚。那这个时候触摸感知这些功能,整个业态的产业供应链都不行,需要专门的调整和设计,所以在微处理器的信号处理和智能控制上需要做很多调整和不一样的安排。
还有一块就是搜集中心。大的公司把这个放在自己手里,有一些在这方面需要我们提供这样的技术。在触摸感知技术我们其实是两个公司,一个叫点面光电,一个是叫点触智能。就是专门做电容触摸屏起家的,我们在江苏省的电容触摸技术的功能技术中心有数十项专利,在这上面有非常深厚的技能。我们这块专利不仅是形式上的,不是那种大量的发明专利,还有很多是涉及到底层的材料。
电冰箱在这里面是有很多特殊的要求,比如这个冰箱门上面假设要装一个触摸显示系统,加一个人机交互系统,那么门上到底应该怎么做?如果做成一体化的面板是非常美观可靠的,前面两款爆款都是做成一体化的,那么对它的可维护性是不是就带来了一个挑战?如果是做成在前面挖一个洞,那么在结构上,时尚感上又做了很多牺牲和妥协,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好的解决方案,已经申请了专利,并且获得了批准。第二个,家电对时尚感追求很高,像目前海尔卡萨帝触摸技术,这是我们的专利技术,已经得到专利授权。
我们以前的家电上,这个处理器一般用的是单片,运算受阻,在此次做执行功能上是够的,如果做信号处理,图象处理是没办法的。那么我们需要用一个组型很高的,1G以上的处理器来完成各种互联网派生出来的新的应用方式。那么在操作系统的选择上,这个是行业中的一个非常困扰的地方,我相信包括海尔也做了很多的尝试、努力、调整。
在上个月合肥家电的技术大会,家电协会的专家组对家用电冰箱未来的技术路线做了一些规划,我把其中的智能化部分摘录出来,它提出智能冰箱作为一个功能性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基本保鲜需求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去了解消费者对智能化需求的洞察,真正给消费者带来安全、健康、便利和实惠,这个是作为产业目标提出来。到2020年希望有更多的传感器技术得到应用,实现家电和用户生活数据,手机互动,奠定更高智能产品的开发技术,初步实现食品的自动识别。2025年希望电冰箱能成为家庭的健康管理和食品管理的中心,专家组对未来冰箱做了这个规划,不一定都能够实现,但是大方向会是这样,或者至少有一部分,一定比例的产品会朝这个方向走。那这个产品从研发上应该怎么去落地呢?这个基础研发路线图,把人机交互系统单独做一个专项拎出来,可见这个人机交互系统在智能冰箱中的重要性。
有了这样的一个人机交互系统,冰箱就有机会成为家庭食品和健康的管理中心,这个和专家组的技术路线规划和产业的目标是相匹配的。现在智能家电发展非常快,但是相应对的国家标准其实是比较滞后的。一家研究院在主导这个工作,他们9月22日在北京开了一个会,这个会上决议五项标准。第一份标准就是物联网家电系统结构和应用模型,在这里它提出了物联网家电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应用模型,并且适用物联网家电的技术、标准和应用领域。这个标准规定的很细,甚至提到一些技术上的指引。比如在对物联网家电这个定义上做了这样的阐述,物联网家电可直接或通过物联网家电的网关或者网络传输成相关功能实体进行交互,根据需要执行注册、认证、鉴别、信息交互。物联网家电可支持这个物联网家电网关或网络传输人相关功能实体,对物联网家电的这个网络操控和管理,物联网家电可提供安全机制,物联网家电可向物联网家电服务平台和物联网商报所需要的业务能力。从这个上面对这个物联网家电怎么定义做了比较细致的阐述。
在逻辑功能上也规划有三个功能层。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从这些地方它和物联网体系是一样的,这个标准一方面是约束我们,第二是给我们一些指引,甚至是在技术上的一种教材。它对家电接口做了规范,这个接口其实是有三部分,现在这个定稿的只有第一部分,是控制系统和通讯模块接口,它适用于家电内部模块的接口。做这个模块的硬件是有要求的,就是建议推荐用四线制的接口,这四线就是包括电源线、信号接收端、信号发送端、地线。这样的话,通讯模块的厂家和我们控制板的厂家之间的配合就减少了很多沟通的成本,在通讯协议上也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定。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在智能家电上,特别是大的智能家电上,这个触摸显示人机交互系统其实有可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至少在高端的品类上它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作用。第二就是在冰箱上除了增加触摸显示的人机交互系统,加上了语音控制,可以实现人、家电、互联网有效的连接。触摸显示人机交互系统和智能冰箱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后,我们的冰箱就有可能成为食品管理和健康感觉的中心,实现这样的一个功能,也符合我们专家组对技术路线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