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导购行情

都有黑科技 魅族MX5/OPPO R7 Plus谁值得买?

关键字:

魅族
2016-03-04 13:51:32        作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核心提示:全金属机身与指纹识别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不少中高端手机的标配。自从OPPO发布了“充电五分钟 通话两小时”的VOOC闪充技术之后,快速充电就成为各个厂商加紧投入研发的重要领域。而在快速充电技术有所成就的厂商就不得不提到魅族,今天我们就两大厂商的代表性金属快充机型—OPPP R7 Plus(高配版)与魅族MX5进行对比,看看双方到底孰优孰劣。

全金属机身与指纹识别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不少中高端手机的标配。自从OPPO发布了“充电五分钟 通话两小时”的VOOC闪充技术之后,快速充电就成为各个厂商加紧投入研发重要领域。在快速充电技术有所成就的厂商就不得不提魅族,今天我们就两大厂商的代表性金属快充机型—OPPP R7 Plus(高配版)与魅族MX5进行对比,看看双方到底孰优孰劣。

22.png 

魅族MX5

33.png 

R7 Plus

 

外观战

两款机型都采用了中高端机型主流的一体化全金属机身设计,有效提升了两款手机的质感与R7 Plus采用了金属一体成型工艺,经过复杂的工艺雕琢的机身,配合背面的“提琴雅弧既可实现极高的机身金属占比,也可提高屏占比。6英寸的超大屏幕覆盖了一块2.5D弧度屏屏幕曲线温润晶莹,手感与美感兼收并蓄。需要注意的是,R7 Plus后置1300万像素摄像头略有凸起,好在并不明显,不影响机身的整体感觉。

魅族MX5设计上显得更为成熟比较平淡一定程度上与苹果手机比较相似。其机身打磨需要采用复杂精细的工艺,魅族官方称为其自身最基本的追求。长时间的喷涂着色,使得MX5上色比较细致而均匀质感上的表现也更加优秀。前代机型相比,变化最大的就是MX5放弃了魅族经典的小红点设计,采用实体腰圆的HOME键,整体感觉更加协调、和谐。

性能战

两款机型采用的都是中端的处理器,R7 Plus采用的是高通骁龙615处理器,搭配4G RAM,性能非常强大,多开任务完全不成问题MX5方面采用的则是联发科Helio X10处理器与3G RAM的搭配,内存稍低于R7 Plus,但是仍可以保证日常使用或者主流大型游戏的流畅运行

44.png 

骁龙615

55.png 

Helio X10

屏幕上,R7 Plus的6英寸大屏幕与MX5的5.5英寸屏幕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双方分辨率同为1080P的AMOLED情况下,影音、游戏效果体验佳,不过其精细度则稍逊于MX5。摄像头方面,魅族MX5配备了207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与500万前置摄像头。6P蓝膜镜头的采用,在不影响机身厚度的前提下搭配激光辅助对焦系统,使出片更快更清晰。前置摄像头具有原生美颜算法,按下快门即可得到美颜后的照片。R7 Plus的1300万像素的后置摄像头增加了传感器的感光度,有效降低照片的噪点、提升弱光以及夜拍下的表现力。此外,还支持激光对焦技术,对焦速度可达0.3秒,美好时刻轻松记录。后置摄像头达800万像素,优于MX5。

 

亮点:

说起这两款机型的亮点当然不能忽略的就是快速充电技术以及指纹识别技术。

R7 Plus配备了高达4100毫安的大容量电池,保证的其长时间续航。实际使用方面能做到重度使用一天,轻度使用两三天一充的优秀成绩。由于支持VOOC技术,用户完全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为手机充电,满点复活轻松实现。R7 Plus加入了背部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识别更加快捷、准确,还可以定制特定的功能,提供极大的便利性。

55.png 

VOOC闪充

而MX5电池容量则为3150毫安,与R7 Plus相比略有不足。其支持魅族的mCharge技术,实现快速充电,官方数据称40分钟即可充满电池的60%,可谓相当惊人。而面对指纹识别标配的环境,MX推出了mTouch 2.0功能实现快速指纹解锁。另外通过与支付宝的紧密合作,使MX5出厂原生自带支付宝钱包,转账、付款、信用卡还款等各种交易均可使用指纹支付,方便程度大大增加。

66.png 

快速充电技术mCharge

 

 

总结

两款机型配置方面属于中端的良品机型R7 Plus配备4G内存相对魅族的3G显得更加强大,但不能忽视的是实用性较低的情况。作为一款讲究外观设计的机型,两款机型都堪称精美。Oppo R7 Plus的6英寸大屏为其加分不少,肯定会更加受到影音达人追捧,但不能忽略的是同样面积下MX5像素点更多,显示更加精细。最后价格上,OPPO R7 Plus(高配版)价格高达2899元,而魅族MX5(16G)价格仅为1499元,两者的差距非常大,MX5价格更加实惠。因此,对于各位注重性价比与均衡性能的消费者,小编更加推荐魅族MX5

0
发表评论
更多热评文章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1 条评论)

(5 条评论)

(2 条评论)

(2 条评论)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74749号